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News Information

【直击北欧05】瑞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背后

发稿时间:2016-06-11

北欧之行已经告一段落,回望整个考察行程,欧洲鲜明的城建特色、领先的城建理念以及先进的城建技术真我们叹服,如被动房建设技术的惊鸿一瞥。

然而,给我们震撼最大的,还是瑞典人系统性与协调性并举、生态环保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城市建设。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在这里,考察团领略了瑞典之所以是全球高度发达国家之一、人类发展指数中名列前茅的原因。


4月28日,考察团乘坐4个小时的高铁抵达斯德哥尔摩,直奔哈默比生态湖。这里曾经是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实力派”城区,也是斯德哥尔摩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点之一。

哈默比湖生态城由重工业区和码头改造而成,而非从零开始的大规模建设。从外观上,我们便可感受到城市所焕发的新生气息。


▲哈默比湖生态城惬意的外景

据曾接待过习近平主席、服务生态城项目14年的资深顾问Erik Freudenthal先生介绍,在城区居民没有和相关管理部门签定任何有关减少能源使用的合同的前提下,哈默比湖生态城的能源使用较之前锐减了30-40%,对国家的能源节约做出了重要贡献。



▲Erik先生向考察团详细介绍生态城项目

之所以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关键在于城建规划系统性与协调性运用得炉火纯青,正如我中华傲世古今的中医一样,强调整体的统一和完整,内在的协调和平衡。主要体现在:

长远规划先行,多方协同建设

在哈默比湖生态城规划初期,主管城建的政府相关部门、建筑工程公司及其他公共基建私企(组织),必须共同商讨整体的城市建设方案,充分考虑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的协同增长。在规划期,即将建筑用材标准/成本/使用寿命、地面土地和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城市废弃物或垃圾循环利用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供暖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植被绿化等等融为一体,规划出一个庞大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系统”,犹如人类人体一样,各器官各有职能,各有分工,却又共同构成是一个阴阳平衡、五行协调的统一体

在建造过程中,参与规划的组织分工明确,建设方负责设计楼房建设方案,并出资建设,而政府仅做一些指导性工作,如对方案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正。


▲Erik先生带领考察团户外参观生态湖项目

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和中国土地国有化不一样,瑞典整个国家对建筑没有任何拥有权利(所有权),建筑皆归属于房地产开发商。在整套建造方案设计完成,多方签订合同了之后,执行组织(企业)自觉承担起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的使命,践行节能环保理念,无需政府监督,即按照方案一丝不苟建造。
建造商在选择建材时,一切以环保为先,即便在费用成本增加2-4%的情况下,依然采用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和原料。同时,全部按照 A级节能以上的标准购置家用电器,以保证整个区域的用水和用电最低。

在建筑层高的设计上,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保证建筑采光时长,哈默比湖生态城绝大部分为5-8层的低层建筑。据介绍,哈默比湖生态城的低层建筑全年都有阳光照入,哪怕到了12月份日照时间仅有6个小时,也能保证充足的日照。更为讶异的是,建筑的基础部分大多是1910-1920期间建造的,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

此外,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深植全国人民心中,瑞典人民从小就接受了环保教育,很多瑞典公民自发组织了不少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民间组织


▲低层建筑可以说是哈默比生态湖的标签之一

完备的公共交通网络

公共交通作为城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备的交通网络对整个“生态循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瑞典不仅拥有良好的交通路线布局和齐全的运输方式,在城市建设中,“为了让整个系统实现最大的协调和平衡”,减少交通压力,实现节能减排,他们做出了两个细心的规划处理:一是商住建筑的混合建造,通过合理的规划,尽可能缩短居民上班(上学)的距离,以降低出行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私人公司运作公共型的小轿车(感觉有点像我们的租车公司),以完善公共交通的运力。居民只需要交会员费,每次按每公里使用量进行付款。所有的税、保险、燃油费用都是由公司来承担。

根据调查,这样的方式要比居民使用私人汽车的成本更低。在经济杠杆的影响下,居民使用私家汽车的需求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也减少了私家用车产生的废气污染。而在整个哈默比湖生态城区域,平均每一户居民只有0.7辆车。


▲和我们步行参观城区一样,低碳出行已经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

最大化循环利用资源

在瑞典,垃圾并不被视为垃圾,而是一个资源。在日常生活当中,只有不到1%会被掩埋。超过99%,会被回收再利用,或者从中取得更多能源。并且在瑞典的法律里面,任何有机废弃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掩埋,是不被允许的。因而,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哈默比湖生态城将城市废弃物再利用纳入了重点规划的项目当中。

在Erik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超市设置的饮料瓶罐回收箱。从表面上乍一看,这个垃圾回收箱除了外观精致以外,跟国内现在推行的分类垃圾的性质差不多,并无特殊之处。但Erik先生告诉我们,真正的秘诀在于地下。



▲超市设置的饮料瓶罐回收箱

在地表以下的空间,不仅为电缆、水管等等公共线路所占用,还有垃圾的自动化回收管道。在垃圾处理中心的抽风系统的作用下,城区的分类垃圾,通过同一个管道,在不同时间段高速集中到垃圾处理中心,进行资源的再利用。

更令我们惊讶的是,垃圾跑的速度,居然比汽车还快。城区汽车时速30Km/h,但是它移动速度高达70Km/h。


▲考察团成员仔细研究垃圾回收箱

Erik告诉我们,高效的垃圾处理系统,只是城区生态循环系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整个楼房建筑之前,哈默比湖生态成已经建立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包括污水处理中心、垃圾处理中心、供暖中心、排水系统等等,各系统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整体节能。

以污水处理为例,哈默比湖生态城的污水处理中心有15公里长的地下管道,可以处理80万人的生活用水。污水处理中心将从这些废水中提取生物燃气,其提取量可以供给一千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污水处理中心所提取的生物燃气最主要是供给生物燃料大巴车,用于支持公共交通,减少公共交通对其他能源的消耗。仿佛人体器官中的心脏一样,通过搏动产生血液,又输送给身体各器官,以支撑人体循环和代谢。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哈默比湖生态城可以说是个典范

像这样的资源再利用,循环使用在哈默比湖生态成随处可见。Erik先生说,哈默比湖生态城的成功,为斯德哥尔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新的技术、新的解决方案可以放到框架中,再应用到新的城区。如今,哈默比湖生态城成功的模式和经验被利用到斯德哥尔摩其他区域,比方说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海港,将计划在2030年前后建成。


▲满载而归的考察团,在哈默比湖生态城留下了纪念合影

为了了解如此完美的节能环保城市建造,抵达斯德哥尔摩次日,考察团还造访了全球最大的建造商之一——斯堪斯卡公司的总部。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以及现场的VR体验的展示之下,我们对国外节能环保建筑设计及建造落地有了更加直观的感觉。


▲斯堪斯卡公司总部参观现场

▲工作人员现场展示VR体验
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形势都很严峻……中国正在陷入成长烦恼。而瑞典如今,正在从烦恼中逐渐摆脱出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此时此刻的中国需要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得由政府牵头干。但是反过来想,我们个人和企业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从瑞典哈默比湖生态城的城区改造中,我们会发现,推进城区绿色低碳发展,除了政府的整体发力,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在日常经营,居民在个人生活中所贯彻的环保习惯。

我们常常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虽然是传统建筑建材行业的众多民营企业之一,但我们希望从企业开始以身作则,在经营生产中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引进和研发环保的建筑建材技术,使用环保型的原料,生产环保型产品,为客户提供环保建筑建材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未来,我们更希望和建筑建材乃至更大的领域,一起产生连接,抱团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绿色的建筑建材产品和服务,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迅速扩散到中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国家。
×